大企业研究所
首届大企业税收高峰论坛,大咖们都说了啥?(下)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6-03-31 08:56:00 点击数:

2016-03-30 LCTI秘书处 大企业税收评论

325日,“大企业税收研究所成立仪式暨首届大企业税收高峰论坛”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举行。在这次论坛上,围绕“传承·改变·期待”这个核心议题,万达集团财务中心副总经理宋宁、联想控股税务总监刘晓虹、复星集团税务总经理毛一平、家乐福中国区税务总监吴东明、长虹电器财务总监兼信息总监胡嘉、中海油税务处处长李楠等大企业财税大咖们,分别从税务理念、税务制度、税务能力、税务架构、信息化建设和经营决策等观察点出发,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。每个大咖演讲后,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和部分省局的税务专家分别作了有针对性的点评。昨天我们推送了前三位的精华部分,今天我们推送其中后三位的精华部分总点评专家的观点,每人的精彩演讲我们后续会逐个推送哦,敬请关注。

税务架构

【主讲嘉宾】

家乐福中国区税务总监 吴东明

    家乐福的管理方式,当初最早的架构,从CFO到总部、大区、小区、到门店,零零总总,跟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组织架构没什么区别。扁平化之后,把一些可以节约的、可以缩短的、可以合并的功能整合在一起,比如税务申报、发票认证、社保缴纳、银行对账单的索性放到当地,根本不复杂。原来每个门店18名财务人员,全中国大约需要4000个财务人员,现在全中国235家门店,只需要400个财务。总体来说,人员利用效率非常高。目前,家乐福在中国全年销售收入500亿元,每年缴纳20多亿元的税,服务顾客每年达到15亿人次以上。这样的服务量,400个财务在管,就是得益于扁平化的管理架构。

【点评嘉宾】

河北省国税局国际处处长 霍志远:

      相对于金字塔管理架构来说,扁平化管理架构的确对大企业有优势,能够更高效、有助于精简人员、降低成本。相比较而言,中国税务机关的管理架构问题也值得关注。中国现在税收管理体制是五级,除了总局,还有省局、市局、县区局和基层分局(税务所),哪一级都有管理权限,对企业多头管理,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。

信息化建设

【主讲嘉宾】

四川长虹电器财务总监兼信息总监 胡嘉

     我们建设税务云花了三年多时间,现在完成了12个税种的自动申报,税务局界面能够调取真实情况截图,这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:第一,准确。税务云的逻辑是事先定义的,一旦逻辑设计合理,并且验证通过,业务发生时,结果自然而然就出来了,用不着关帐的时候火急火燎的编税务报表,现在营改增来了,别的企业都很忙,我们真的一点都不忙。第二,快速。大多数申报是15天,现在财务一关帐,税务师报表就出来了,有大量时间可以发现系统性的问题,可以深入做高端工作,是分析它、研究它。第三,可溯。无论税收纳税评估,还是检查,其实是关心事项的流转过程,有了数据流在系统里,核实业务时候,重点花在对业务实质性判断上即可。我们的实践还证明:云系统除了能解决大企业本身的税收管理问题以外,还能够以点带面,推进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管。

【点评嘉宾】

四川省国税局大企业处处长 何东:

      绵阳国税局原来有三五个人常年盯着长虹,因为长虹是绵阳的支柱企业,但税务云出来了,24小时监控权限给我们税务机关了,长虹的税收专管人员就可以腾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,加上他们较强的税收专业知识,为税务机关的整体工作做出更多贡献。长虹税务云给我们的启发是整个集团财务、税务管理高度集中、规范化,给税务管理特别是给大企业管理提升层级、跨区域企业管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,这样才好管、才能管。

经营决策

【主讲嘉宾】

中海油税务处处长 李楠:

 对大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而言,所要做的就是量化经济角度发生的税务风险。在真正购买的时候,可能要看到如何搭建投资平台?如何考虑资金的路径?未来如果做重组的时候,怎么样在架构下做资产处置?同时,我们也要考虑到当地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,还有BEPS环境的变化,这些都是境外平台搭建时候税务方面要考虑的。到国外之后,还会面临各级税务机关全方面的要求,未来还会面临多边税收情报交换,这真的把我们放到风口浪尖上了,要求我们做到非常透明化的程度,税务机关可以拿着放大镜看我们。如何规避这些风险,做出最正确的经营决策,对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非常大的考验。

【点评嘉宾】

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评审质控处处长 熊晓青:

      税务管理还是要在事先决策上多做一点文章。有些企业在高层做决策的时候根本不让税务人员参加,尤其是重大的融资项目,可能有保密,或者对税务本身不太重视,不会让税务人员参加。在这方面,还需要税务人员多做一些工作,否则在痛苦教训发生以后就晚了。我们接触一些企业在海外融资时候,税务人员根本没有参加事先决策,出了税务问题以后再找税务局,这样就很困难,如果事先能提供参考,可能会好一点。如果企业在经营决策对税收问题把握不准,建议通过事先裁定解决问题,现在不少省份都在大力推动这方面的工作。

总体点评

【点评嘉宾】

吉林财经大学大企业税收研究所副所长、

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总裁 王冬生:  

 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,我谈谈我的感受,两个印象最深刻:一是税法遵从,二是税法完善。应对的核心方法,就是风险控制+充分沟通。企业与税务局意见不一致的时候,到底听谁的?我认为应该听税法的。因为税法本身是把尺子,把尺子拿准了,就不是谁强势听谁的了。税法这把尺子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清楚的,即使偶尔不清楚的时候怎么办?看法理、看法的精神。法的精神一点不抽象,精神在法律文件第一段,强调发文是为了什么,为了什么就是精神,评判时候,符合那个精神,就准一点。税法遵从的问题并不是难事,知道红线在什么地方就能遵从,不是防不胜防。我们成立大企业研究所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要研究控制风险的方法,更上一个层面,积极参与到税法制定过程当中,让税法更合理,让整个征管体制更科学,——我们都在朝着那个目标努力。

【点评嘉宾】

吉林财经大学大企业研究所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、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  岳树民教授:

企业也好,税务机关也好,从税务管理的角度,核心就是防控风险,提高税收的遵从度。从前面各位专家的演讲里我可以归纳出这么几个方面来控制风险:第一,理念引领。第二,制度因素。第三,能力提升。第四,架构优化。第五,信息共享。第六,全局谋划。理念引领很重要,就是守法理念,税收因素永远伴随着所有经营过程,任何决策者都要考虑税收因素,制度是保证企业行为、税务机关行为以及所有人行为规范的关键点。而在执行制度中,人的能力的提升又是非常重要的,有了能力的提升,有了很好的观念和制度,还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来进行,有一个强有力的实施机制。所以,架构的优化非常重要。在现在的社会里,信息很重要,税企之间、企业之间、企业内部,信息共享应该是推动税务管理、推动风险防控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,而在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掌控的情况下,如何从一个企业的经营全局、从整个社会大环境全局来谋划自己的纳税事务就非常重要,这几个方面做好了,我想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和税收遵从度的提高就非常重要了。

       我们讲风险防控一个很重要方面,也是税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依法遵从、正确遵从,这才是这个主题提到的,传承,就是我们过去有很多很好的税务管理经验、制度、办法是需要总结、继承下去的。但是,时代在变,环境在变,技术在变,法律规定也在变,我们如何适应这种改变?我们来共同优化税收环境,优化税收制度,优化管理,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企业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,我们的国家也就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。

传承·改变·期待

阅读 1542

14投诉

学院微信公众平台
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
吉林财经大学大企业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8